【财经分析】外资买债边际改善 中国债券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新华财经北京8月2日电 随着我国经济基本面的触底回升,眼下中美经济周期的相对强弱正在发生变化,中美利差回升,外资买债边际改善。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债券既有分散化投资价值,也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的支撑,长期来看,外资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引资前景依旧乐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前景,大部分机构持以乐观态度。

“7月以来,境外机构交易行为出现明显转向。7月境外机构净买入国债295亿元,净卖出政金债172亿元,合计净买入122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净卖出。”谢亚轩指出,“无论从仓位还是久期来看,境外机构的减持压力在上半年都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未来有望延续7月这种抛压减弱的状态。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趋稳也将为外资流入提供重要支撑。经过了上半年的一轮急跌后,人民币汇率在7月整体维持震荡格局。对于境外机构来说,汇率风险也将有所减弱。”

就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吸收债券投资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债券市场波动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表现。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各国债券投资出现波动都无可厚非。而通过对比主要国家吸收债券投资的波动情况不难发现,中国波动情况远低于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整体上看,虽然境外机构减持利率债的趋势仍在,但部分机构或因策略多样化、流动性需求增加等因素开始增持部分信用债品种和同业存单。”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丽峰认为,“随着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不断收窄以及国内经济企稳,下半年境外机构减持幅度有望逐步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27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745%,自7月8日下降了7BP,而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从-24BP上升至-1BP。

“美债回落幅度超过中债收益率,中美利差边际回升至-1BP,中美利差拐点已现,我国债券市场资本流动边际改善是不争的事实。”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公开表示:“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21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仅3%左右,这意味着吸收外资是有提升空间的。长期来看,外资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我们对此是有信心的。”

“现阶段境外央行以及追踪国际指数的配置型资金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表现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平衡跨境资本短期波动的作用。”一位机构交易员告诉记者。

减持局面有望扭转

后续来看,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不少机构预测,中外货币政策背离带来的掣肘大概率会有所减弱。国外方面,美债利率已从高点大幅回落,通胀压力或有局部缓解但增长压力开始显现,美联储紧缩步伐料不会再明显加大,甚至可能开始逐步放缓,即美债利率再次大幅上行的可能性有限。再就国内情况来看,目前经济虽较此前低点明显回暖,可增长压力仍存,由此货币政策料会维持宽松状态,叠加下半年利率债、特别是长端利率债供给压力减弱,则利率曲线可能会呈现“牛平”状态。综合考量,不排除境外机构会重新增加对境内债券布局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从5年前“债券通”的开放到如今“互换通”的推出,伴随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持债规模大幅扩张指日可待。毕竟,“互换通”的推出将与“债券通”产生协同效应,既为境外投资者对冲利率风险提供便利工具,又能提高外资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度。

不少业内人士判断,2022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流入规模仍能达到1000亿至1250亿美元,与2021年市场的预测大致相当,不会出现明显降低。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北京农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