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从500万到1000万的授信提升,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企业扩张发展的‘定心丸’。”作为一家深耕新能源数字化领域的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某科技型中小企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深耕新能源数字化行业十余年,主导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拥有核心专利技术,还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能源运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早在2014年,北京农商银行门头沟支行便与该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启合作,通过票据贴现业务为企业注入动能。随着企业发展需求升级,2023年北京农商银行精准投放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24年又将贷款额度提升至800万元。2025年,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深度对接,北京农商银行敏锐捕捉到企业供应链业务需求,进一步将综合授信额度提高至1000万元,为其拓展市场、升级技术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轨迹,正是北京农商银行依托融资协调机制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动缩影。
不仅如此,在服务“老字号”企业方面,北京农商银行同样交出亮眼答卷。某农业科技公司是一家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的“老字号”企业,同时也是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某系列粉丝产品凭借“无明矾、零添加”的特色获评绿色食品A级产品。此前,该企业曾面临续贷困境,北京农商银行卢沟桥支行得知后迅速响应,2023年11月发放200万元小微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24年,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北京农商银行先是联合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企业共同签署三方金融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一揽子定制化金融服务产品,助力企业拓展业务、优化产业结构;后又在9月新增300万元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为企业产能扩张与市场拓展保驾护航。
为让更多这样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北京农商银行构建了一套全方位、高效率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以三大核心举措提升服务效能:
总行层面成立由行长任组长、多部门协同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下设客户服务组与流程风控组,明确“获客对接-尽职调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全流程职责,确保响应高效。各分支行同步组建分管行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负责清单梳理、日常对接与企业衔接。同时,总行与大兴区、朝阳区、海淀区等区专班建立“周沟通、月复盘”机制,通过工作群实时同步进度,针对复杂融资需求召开专题协调会,今年以来已联合完成超1500家企业走访,落地融资支持金额超25亿元。
走访清单采用“区域专班推荐+行内存量客户挖潜”的双维度确定方式:将区专班结合区域产业规划筛选的优质企业纳入清单,再通过分支行属地摸排、企业主动登记及外部平台合作,补充符合基本授信条件的未合作企业,同时依托网点优势挖掘行内有潜在需求的存量客户,确保名单精准度。走访方式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灵活开展、注重实效,线下走访通过“银行客户经理+区专班工作人员”联合上门,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用途等核心信息;线上对接则针对地理位置偏远、临时不便接待的企业,通过视频连线、线上资料核验等方式完成走访,真正实现服务“广覆盖、深沟通、无死角”。
针对区专班推荐清单内的企业,银行严格遵循“合规办理、能贷尽贷”原则,对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提高服务质效、提升全面综合服务。对于因经营现金流紧张、缺乏有效担保或核心指标未达风险底线而暂时无法获贷的企业,及时反馈区专班,共同为企业提供结算优惠、政策咨询等配套服务。同时,借助区专班协助核验企业经营真实性、对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资源,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缩短授信审批周期。协调机制开展以来,北京农商银行新增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户数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服务覆盖面持续向偏远乡镇小微企业延伸。
从助力新能源科技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到扶持“老字号”涉农企业焕发新活力,北京农商银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不断优化金融供给,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未来,北京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银政协同,推动数据共享升级、强化辅导资源整合、完善效果反馈机制,以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为首都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